109年8月29日(六)~12月6日(日)生之禮讚─藍榮賢個展

【109年8月29日~12月6日】生之禮讚─藍榮賢個展

藍榮賢,1944年出身宜蘭礁溪的藝術家,原本在頭城國中擔任美術教師,任教兩年後便轉往台北尋找更大的人生舞台。藍榮賢憑藉著既有的藝術才華,先後在光啟社、台視擔任美術指導工作,並將藝術中的構成原理、色彩和空間虛實帶入設計思考中。身為兩座美術指導金鐘獎得主的藍榮賢,他的設計成就有目共睹,而藍榮賢能有如此傑出的表現,不僅是內在的深度美學內涵,同時因為他的跨域整合的能力。與此同時,舞台上的運鏡、燈光、色彩也逐漸融入了藍榮賢的藝術表現,這些視覺經驗上也為藍榮賢開啟了更豐富的藝術創作之路。
本次展覽由「構成、色彩與自然秩序」、「在舞台上綻放光彩」、「看見生命的美好」、「堆疊生命的厚度」等四個子題呈現這位藝術家的創作能量。
在「構成、色彩與自然秩序」中,旨在呈現藍榮賢最初的創作思維:透過點、線、面的構成原理與色彩安排,藝術家嘗試讓渾沌的自然顯得和諧有序。
「在舞台上綻放光彩」這一子題聚焦於藍榮賢的舞台設計成就。藍榮賢的舞台設計與藝術創作有著異曲同工之妙,無論是場景、道具、光影設計,均透過幾何造形為舞台營造現代感,並以高彩度的顏色為現場增添炫麗的氣息,但因比例配置得宜,這樣的設計為表演者增添了魅力與光彩,但卻不流於艷俗浮誇。
「看見生命的美好」這一子題展出藍榮賢自台視退職後的藝術創作,此時他對生命的表達更顯熱烈,對於天體運行循環不已的動態充滿讚美之情,藉由絢麗繽紛的色彩、輕快活潑的筆觸,他將內心的愉悅訴諸於畫面上。
「堆疊生命的厚度」這一子題在於呈現作品中的材質與肌理特質。對藍榮賢而言,利用偶然性製造肌理的過程,宛如一場冒險遊戲與實驗操作,在這之中,他將各種材質施以染、壓、抹、印再到刮除,試圖在複雜的肌理中交織出異質世界的景觀,這些交錯、堆疊的肌理變化,從單一片段看來,彼此殊異,但綜觀整體卻又是流動貫穿、一體和諧。
在藝術創作裡,藍榮賢嘗試捕捉自然萬物隱藏的本質,並在過程中體驗無窮無盡的偶然變化;在設計中,藍榮賢藉由光、影、造形與色彩的變化組合以照亮舞台上的每位演出者。無論是藝術或設計,這位藝術家都在其間用心盡力的演繹他對生命最熱情的禮讚。